
你家的物业费高吗?
之所以关注这个话题,是因为据媒体报道,一些城市的物业费正在经历少则10%、多则50%的下降。例如在武汉,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,近百个小区成功下调物业费,涵盖刚需与高端改善项目,下调幅度普遍超10%,部分小区降幅更是高达50%以上。与此同时,不少地方政`府纷纷发文,要求对空置房物业费予以减免。专业人士称,物业管理行业的底层逻辑正被重塑。
对此,有评论称:多地物业费“跳水”,是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的伴生情形,也是物业管理行业回归本质的重要契机。原因非常简单,多年来,由于跟开发商高度绑定,大量物业公司凭借强势的博弈地位、虚高的前期物业费实现了很高的利润率——即便其服务质量跟收费标准并不匹配。
的确,有报道说,在那些物业费大幅下降的小区,往往是业主们联合起来,与物业展开谈判,zui`终促使物业公司妥协。市场研究机构零点有数发布的《2024年中国城市居民居住满意度报告》显示,超70%的业主对当前物业服务质量不满意,超80%的业主认为物业费与服务不匹配。这种强烈的不满情绪成为业主推动物业费降价的强大动力。
长期以来,业主对物业费“高收费、低服务”积怨已久。当然,我们也常能看到许多业主不交物业费。这其中原因很多:对物业服务的价格有异议;对物业服务的质量有异议;对物业经营性收入的处置有异议;对业委会工作的状态,存在着不满。不过,排除掉恶`意欠费的老赖,不交物业费的业主总是认为交出去的这份钱“不值”。
于是,收缴物业费成了业主和物业对赌式的博弈,这种博弈zui`终只会陷入恶性循环。部分业主拒绝交费之后,物业服务就开始打折;物业服务打折以后,更多业主开始拒绝交费,因为他觉得你服务不好,我就更加不交了。zui`终,要么物业走人,要么好好的小区变得一团糟。
不涨价,物企难以提升服务;服务不佳,业主缴费意愿低。如何才能解开这个循环的死结?小马飞刀以为,业主和物业作为买卖双方,在确定物业服务价格的“博弈”过程中,自须秉持“质价相符”的总原则。一般情况下,物业“出价”要拿出自己的理由,业主的“议价”也得言之有理,双方经由理性引导的协商才会富于成效。事实上,个别小区物业费降低后,反而出现电梯故障响应时间增加、绿化维护变少等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,这无疑与业主初衷相悖。与之相反,媒体报道也显示,能级更高的城市和品质更好的房子,反而物业费提高了。由此可见,事实上,不少业主对物业服务不满,并非完全因为价格高,而更多是服务质价不匹配、收支不透明等。
对此,有专家指出:物业费降价是行业变革契机,将推动物业企业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型,提升整个行业服务水平。想想也是,物业想挣钱,就要考虑如何做好服务。当然,对于业主来说,享受好的服务是需要付费的,二缺一不可。